top of page
電子報標 (1640 x 700 px) 2 (6).png
本期焦點 (5).png

 

人家為什麼要來你的教會?

       自從2019年到2024年底,台灣教會主日崇拜的人數下降約32.6%。或者有諸多的理由可以說明這個現象:比方說少子化、疫情、有人轉為線上聚會、…,等等,但有沒有可能教會本身也可以有一些的反思?

 

        人家為甚麼要來你所在的教堂參加主日崇拜?這或者不只是一個傳福音策略的問題,更是一個關於我們的生命、我們的群體,甚至是我們所信仰的耶穌基督到底在這個世界上有多真實、多吸引人的命題。

 

       我們都渴望教會成長,希望更多人來到神的家,但若我們不先問清楚這個問題:【人家為甚麼要來你的教會?】那麼我們的渴望就很可能會流於形式,我們的邀請也可能沒有力量。

 

       有幾個題目是值得我們思考的:

  • 牧者證道與門徒 (信徒)見證的真實性

  • 教會群體的吸引力

  • 對於【使命的迫切性】之認同

一、牧者的證道與門徒見證的真實性

 

        我們先從自己開始來反思。許多人對教會第一個印象,不是從講台上的牧師,而是從我們這些「信主的人」開始。

 

       身為牧師,我也必須從自己講起。過去的時代,牧師要講道,需要用很多的時間,熟讀聖經、注意上下文、經文分析、字詞釋義,草擬大綱、臚列細綱、謄寫作講稿、多次修稿、…..。幾乎要用掉一到兩個工作天。

 

       然而身處A I 第一代的我們,現在只要把經文輸入,上述所有的步驟、事情,相對於過去,幾乎可以說是在瞬間完成。然而,這樣的證道講稿,會不會淪落成:有學術、有知識、沒有溫度、沒有屬靈生命的冰冷文字與詞語?

 

       再者:當我們使用A I 完成講章以後,我們是照單全收嗎?如果是,那麼,是我們在使用A I?或是A I在門訓我們?我們是相信聖靈的感動與帶領在傳達神對我們教會的心意?或是在傳達AI的近乎完美的八股結構?

 

       懇求聖靈帶領我們:尋求主對我們所在堂會的心意之講章,為每次預備講章禱告,使傳講者的口舌領受耶和華話語的教訓,以至於能夠向弟兄姊妹、慕道友會眾,帶出神話語真實的安慰、造就、勸勉、鼓勵。

 

       另外,當我們被認識為基督徒之後,人們的心裡是會有小劇場的,他們會思考:「這位基督徒的生命跟我有什麼不同?」基督徒對於各項事務、事物的反應、態度、價值觀,跟這個世界有甚麼不一樣?

 

       上班的時候,如果別人都在說八卦,我們可以適度參與,但不批評;如果大家都在抱怨天氣太熱的時候,我們的心裡仍然感謝主使我們出入方便,如下雨的不方便,我們可以感謝主使水庫有進帳,以感恩取代埋怨;在同桌吃飯的時候,我們可以適量取用,而不一定要取最大份的,以均平取代平均、從計較轉為分享;得知同事身體違和,給予發個LINE問候、尤有甚者買個小禮物去看望一下,使人感受到你的溫度、熱情,…。那麼,人們會接納我們、會認出我們是和世界有一些不一樣,而就是那些一點點的不一樣,那麼即使我們一句福音還沒開口,人也會因著我們生命的見證而產生好奇,甚至渴望。

 

二、群體的吸引力:教會讓人感受到愛嗎?

       接下來,我們要問:人走進你的教會,有沒有感覺「這裡不一樣」?

       今天這個時代,人渴望的不只是知識,而是連結、是被接納。他們不是來找一個「完美的講道」,而是來找一群能讓他感覺安全、真誠、有愛的「人」。

 

       筆者有一次去參訪、觀摩學習一個在台南市頗具指標的教會,該堂會的牧師說了一段話頗是振聾發聵,大意是說:「有些牧師人可能會覺得:我們教會是一個有真理的教會,但為甚麼我們教會的人數就是不會增長?然而,實際上是:一般來講,多數正統的教會都有真理,但是你的教會有沒有真實之愛的關係?這可能更是教會增長的重要關鍵之一,…。」

 

       有真理的教會彼彼皆是,但我們的教會,是一個充滿恩典的地方嗎?我們是彼此接納,不論背景、不論學歷、不論經歷嗎?我們願意為新朋友空出時間予以主動關心,或是三五成群只跟熟悉的人聊天?如果我們的教會能夠活出像我這樣稱為基督徒的,所說那樣的教會(具體應該說是【像聖經中那樣的教會】但我們距離那個教會真的甚遠),那麼,願意進入到我們教會的人,必然會再多一些。

 

       主耶穌說:「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,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。」教會的吸引力,除了建築物本身的功能,敬拜的內容、程序的設計,…,在這許多因素之外,或者更重要的因素是:在堂會裡面的這一群人,活出了像基督一般真正的愛。

 

三、對於【使命的迫切性】之認同〜對於大使命真實的負擔

 

       最後,我們在思考:我們是否真的「在意」那些還沒來到教會的人?

       很多時候,我們不是不知道傳福音,只是不覺得「迫切」。我們對週遭還沒認識主的人,沒有真正的負擔、沒有真正的禱告,因此,自然也不會有行動。

 

      但我們要記得:耶穌來,是為尋找拯救失喪的人。而我們這群蒙恩得救的人,更是領受了一個確切的使命〜要把各人在基督裡完完全全的引到神面前。

 

       當我們真正在意一個朋友的靈魂,我們的邀請就會帶著愛的重量、不是人情的壓力,而是誠摯的邀請〜「我真希望你來我們教會看看,因為在這裡,我遇見了改變我一生的耶穌。」(只有我個人的生命被改變後,套用弟兄姊妹的經歷加以佐證時,見證的力量才會彰顯出來。)

 

        並且人進入到教會裡面,我們要看他是一個「人」,而不是一個聚會統計的數目字,陪伴他熟識教會的生活文化與模式,給予基礎的訓練、參與服事項目,「存在感」與「參與感」人人都需要,按恩賜事奉更是每個人都可以回應上帝之愛的表達方式。

 

       台灣邁入超高齡化的社會,有些教會有許多年長者在其中,這些年長者組成「守望教會禱告小組」、「不老歌手班」、「旅遊團契」、「社區關懷探訪隊」、「旺得福事工」、「旅遊團契」,這一群長者用各樣不同的組合、藉著禱告、歌曲、生活的互動與關係的連結,在把人帶到主的面前。

結語:

        在思考【人家為甚麼要來你的教會?】這個題目時,拙見膚淺如我,必然是掛一漏萬的淺知,只是盼望我們在這個個人意識高漲的時代,順服於聖靈帶領的生命來見證、用群體在基督裡的愛來吸引、回應主愛的使命來行動。這樣,我們的教會,必定會生發出屬靈的影響力,在人走進來我們教會的時候,就願意留在這裡、委身在這一個教會。願我們每一個人,都成為別人走進神家的起點。

​​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南部教區教區長 廖偉俐昇牧師

24.png

一、9/7 恩榮聖教會15週年感恩禮拜。

二、9/14 士林聖教會40週年感恩禮拜。

三、9/26 國際宣教會(OMS)總幹事來訪。

25.png
25.png

一、9/1-3 John and Carol Arnott 特別聚會,地點|利河伯聖教會。

二、9/30 牧者聯誼會,地點|竹南聖教會。

26.png

一、9/16 牧者禱告會,地點|古坑華山國小。

二、9/25 信徒一日遊。

27.png

一、9/2 教區委員會。

二、9/20 常青關懷事工研習會。

三、9/30 牧者禱告會。

28.png

一、9/7 交換講台。

26.png

​​中台神學院​​​​​

  1. 教務處新學期課程將於9月15日(週一)開始上課,歡迎牧長兄姐報名選修,受理報名至9月8日(週一)截止。課程表及報名網址
     

  2. 進修推廣教育處新學期課程受理報名,9月5日報名截止。歡迎兄姐報名接受裝備:招生簡章及報名網址
     

  3. 台灣聖教會總幹事陳光宇牧師於9月12日至本院訓練新生個人佈道。

關於台灣聖教會
基督教台灣聖教會總會
​訂閱消息

謝謝您的訂閱

​台灣聖教會於1926年日本聖潔教會在台成立,目前有北中南東四個教區,開拓了97間堂會。

地址:40455
台中市北區錦新街30號12樓
電話:04-22295600(代表號)

傳真:04-22292607

​總會資訊局:agape1110@gmail.com

總會辦事處thcheadq@gmail.com

© 2023 by HARMONY. Proudly created with Wix.com

bottom of page